学生们的课桌,都是石头做的,其实就是一块块的石板,学生们就在石板上写字听课。
凳子是木头做的长凳,大多比较旧,有的凳子腿还绑着铁丝。
抬头看屋顶,原本盖的瓦,有些地方瓦没了,就用塑料布代替。
张文娟说,遇到下雨天,很多地方都在漏雨,老师就把大家集中到没漏雨的地方,有的站着,有的坐着,继续上课。
曾苗问她:“你不觉得在这样的学校读书很艰苦吗?”
张文娟笑着说:“我从来没觉得苦,教室的房子比我家的房子好多了。再说了,只要有书读,我都很高兴。我最怕的就是不让我读书,今年春节后,爷爷叫我不要读书了。我坚决不干,哭得可伤心了。最后郑老师找到爷爷,给他说了很多好话,爷爷才同意我继续读书。”
曾苗听得鼻子一阵阵地发酸,眼泪差点掉下来。
城里很多孩子把读书当成一种负担,山里的孩子却把读书当成一种幸福。
尽管如此,山里的孩子还是在学习基础上比城里的孩子差一大截,不是他们不努力,而是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太差太弱了。
文校长说,这个村小有一半的老师还是民办老师身份,他一直在向上级呼吁,但还是没解决他们的问题。
这些老师,有的已经是教了二三十年的老教师,这么多年来一直拿着很低的工资,但他们仍非常努力地教授着学生。
王小川对黄冠添说:“黄主任,我们得为他们多呼吁呼吁啊。”
黄冠添笑了笑,没说话。
文校长招呼学生们把长凳搬到外面的空地上,请客人们坐下聊天。
王小川走过来挨着曾苗坐下说:“麻烦您一个事情。”
曾苗说:“别说‘您’,我听到你说‘您’,我就一身起鸡皮疙瘩。”
王小川笑了笑说:“是这样的,我想很深入地采访郑老师,但他一直不愿意。你和他熟悉,能不能帮我做做他的思想工作?”
曾苗说:“哎哟,没想到王大记者也有搞不定的事情啊!你神通不是很广大吗?这么点小事还需要我帮你?”
王小川苦笑着说:“我的神通也是建立在人民群众大力支持的基础上的嘛。没有你的支持,这个事情我还真的搞不定呢。”
曾苗想了想说:“那我试试吧。不过,他要是真的不愿意,我也没办法。”
曾苗走过去,对郑智勇说:“勇哥,你住哪里?”
郑智勇用手指了指上面的房子说:“我就住在那上面。”
曾苗说:“我能去参观参观吗?”
郑智勇说:“可以啊,只是条件的确不好,你看了后不要笑话。”
曾苗说:“你觉得我是那种尖酸刻薄的人吗?”
郑智勇带着曾苗朝山上走去,王小川本想跟着一起上去,但他忍住了。
郑智勇把曾苗带到那3间房子前,指着门外有个简易炉灶的房间说:“这间就是我的寝室。”说着把门打开。
房间不大,里面摆放着一张旧木桌子,上面摆放着学生的作业本,酱油、醋、面条等,以及一些杂物;还有一张农村常见的木制床,上面整齐地放着折叠好的被子,被子折得很方正,像豆腐块一样有棱有角。
郑智勇说:“我大学军训学会了这样折被子,这个习惯一直坚持到现在。”
曾苗点点头,赞许地说:“你这个习惯真好,我的被子从来就没折整齐过,被我妈**了无数次。”
看无广告,全文字无错首发小说,520小说-文字首发,您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