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这些成绩在李威看来不算很好,但他知道一个山里的孩子能考得这样的成绩,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
看完信,李威冷笑一声:“和我同名同姓的人很多,你怎么就认为这个‘李威叔叔’是我呢?”
李威这么说是有底气的,因为他每次到邮局汇款,都没有落自己的具体地址,只署了自己的真实姓名。
王小川说:“我当然是有依据的,新闻记者的采访调查,就是建立在真实的证据上的。我不可能凭空猜想,那是有违新闻职业道德的。”
王小川前段时间下农村采访时,在山连县巧家镇三郎村村小和校长文有武闲聊时,文校长无意中提到最近几年有多个爱心人士对村小的学生进行资助。
他问文校长有没有留存一些相关物证,文校长拿出一个文件袋说,他每次去镇上邮局帮孩子们取钱,都把汇款单复印了一份,等孩子们毕业离校的时候交给他们,让他们记住好心人的恩德。
文校长做事很仔细,他把每个好心人的汇款单复印件分门别类地整理好。
王小川很快就看到一叠汇款单,上面写着“好心人李威”字样。这个名字对他来说,太熟悉了。
他很吃惊,把这叠30多张单子逐一看完,心中大致有了定数,这个李威,绝对就是地税局要树立的那个先进典型李威。
尽管报道李威的任务已经被专题部的人接手,但一个新闻记者的责任感让他没有让情绪占据上风。
他决定把这些材料收集好,并让文校长把那个叫刘兵兵的男生叫来。
王小川告诉刘兵兵,他认识这个李威,请刘兵兵给李威写封信,他回去后转交给李威。
文校长听了很高兴,叮嘱刘兵兵赶紧在办公室写信。
又翻出刘兵兵最近3年来的期末考试成绩,让刘兵兵附在信的后面。
临走的时候,王小川又从文校长那里借了一张李威的汇款单复印件作为证据。
李威听了,还是不承认:“你说了这么多,还是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你凭什么认定我就是这个李威呢?”
王小川把那张汇款单复印件拿出来,指着上面的邮戳说:“你看仔细,这个邮戳上写的是‘北山江门’,也就是说,是北山市邮政局江门营业所的邮戳,而这个营业所就在地税局附近,就在前面那条街上。”
李威说:“这也不能证明是我去汇款的啊!”
王小川嘿嘿一笑:“威哥,看来你是不见过硬的证据就不承认啊。我回来后,专门去江门营业所问了,那个戴眼镜的中年女工作人员你还有印象吧?她对你很有印象,说你每次都是在她那里去汇款的,还把你的相貌特征给我描述了出来。你敢不敢现在就和我一起去找她,让她认一认是不是你?”
李威终于彻底投降了:“好吧,你赢了。我承认,就是我。”
李威接着又说:“我知道,如果不让你写出来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但我有个要求,不要把我写得那么高尚,我做的,不过是很平常的事情而已。200元对我来说,少喝一台酒,少抽几包烟就够了。”
王小川答应了李威的要求,他请李威把资助刘兵兵的事情前后经过再详细讲述一遍。
李威虽然有点不情愿,但看着王小川那诚恳的态度,就很配合地回忆起当初自己为什么要资助刘兵兵,以及这些年自己是如何坚持资助的。
采访结束,王小川很满意。
李威对王小川说:“你是一个很特别的记者,在和我打交道的记者里,你最让我感到敬佩。你愿意交我这个朋友吗?”
王小川很激动地说:“威哥,我当然很愿意交你这个朋友,我们其实已经是朋友了。今天采访你,让我觉得你很真实。我一定会把你写好的,请相信我!”
看无广告,全文字无错首发小说,520小说-文字首发,您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