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看到昔日的连长已经醉醺醺的了,到嘴边的话,都没有说出来。
他想,下次来拜访的时候,再说这个事情。
但他没想到的是,正是因为自己硬咽下到嘴边的话,会无法阻止一系列的严重后果,甚至最后搭进了儿子的生命。
※※※
外面有人敲门,李威把门打开,笑着说:“王大记者,我等你半天了。我们又见面了。”
王小川也笑着说:“是啊,李科长,我们又见面了。首先,恭喜你荣升科长。”
李威摆摆手:“你就别讽刺我了,我是组织的人,一切听组织的安排,你懂的。”
王小川把包打开,拿出录音笔和采访本,准备开始采访。
李威说:“不用这么正式,你先别忙工作,我们随意地聊一会再说。”
王小川把采访本合上:“好吧,客随主便,我听李科长安排。”
李威问:“你们报社怎么像三岁小孩子玩家家酒游戏呢?你已经是第三个来采访我的人了,每次我都说同样的内容,嘴皮子都说出泡来了。”
王小川说:“换了几个人来采访你,说明我们报社很重视你这个先进典型的宣传啊。”
王小川是一个心直口快的人,看到李威不像是那种假正经的人,索性就把事情的原委给李威说了出来。
晚报和地税局谈好合作协议后,按照经营的思路,把对李威的宣传报道任务交给了做经营工作的专题部。
专题部主任就派了一个和自己很贴心的记者负责采访报道,但这个记者由于长期从事广告经营稿件的写作,没意识到宣传类的稿件和广告经营类的稿子是有很大区别的,结果写出来的稿子质量太差,让人不忍卒读。
但按照和地税局的协议,稿子必须第二天见报。
专题部主任挨了总编一顿训斥后,当天晚上加班加点,一边骂那个记者的祖宗八代,一边修改稿子,终于把稿子勉强刊登了出来。
但相比其他媒体的报道,这篇稿子差得太远了。
地税局的领导看了报纸后,对晚报提出了严正的交涉。
晚报总编大为光火,把专题部主任又叫去痛骂一顿,指示专题部主任亲自抓这个事情。
专题部主任由于长期从事广告经营工作,搁笔多年,尽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但仍不能让地税局满意。
地税局威胁晚报说,再这么报道下去,就要中止与晚报的协议了。
总编对专题部主任已经不知道该怎么骂了。
专题部主任不愧是多年在江湖上滚打摸爬的人,他给总编建议说,当初是采访部的记者王小川去采访火灾新闻的,他最先接触李威,对李威应该有比较深的认识。
而且,地税局之所以提出交涉,是因为稿子写得不鲜活,还在把李威往老套路的“高大全”方向写,老百姓已经不喜欢看这种文章了。
如果让王小川去采访去写,他可能会把稿子写得很鲜活,很耐看。
总编觉得专题部主任的建议很好,就把采访部的赵主任叫来,一起商量这个事情。
赵主任觉得可行,王小川这个记者和别的记者不同,写的稿子很鲜活,又有驾驭大稿子的能力,派他出马,肯定能让地税局满意的。
总编当场拍板,派王小川接过这个报道任务。
看无广告,全文字无错首发小说,520小说-文字首发,您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