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淑珍这会儿不在家里面,在地里干活呢,趁着这会儿太阳还不是很毒辣。
待会儿太阳大了,阴凉的树下都不敢站人了。
现在还有多少90后知道稼轩之艰难呢!
“表哥,这是表弟吧?”廖清溪佯装大人一样,去摸了一下杨涵的头。
杨晨走到屋里,放下包。
“小涵,这是舅姥爷家的表姐!”
“表姐!你好漂亮!”杨涵看着这个姐姐,觉得自己班上那些号称漂亮的女同学都弱爆了。
“呵呵,表弟也长得很乖啊!读几年级了?”
“小学四年级!”
“姐姐也死台湾来的吗?”
“嗯!以后有机会,姐姐带表弟去台湾玩好不好!”
“好啊!”
“家里没空调,只能吹电风扇了!坐着歇会儿吧!”杨晨家还是老式的川架结构的瓦房,条件当然是简陋了一些。
廖清溪却是十分好奇地这里看看,那里看看!
廖清溪走到猪圈边,却被惊醒起来的猪给吓了一跳。
“表哥!那是啥?”
“猪啊,表妹,别去逗它,待会儿窜出来咬你!”你要不坐着吹会儿电扇,要么跟我去地里看看!
“我跟你去!坐着无聊!”廖清溪并不是一个爱静的女孩子。
“那走吧!”
杨晨家的四亩地分散得很开!顺着公路最远的有一里多远。
“你看吧,有些田里已经只剩下禾桩了!我们还得赶紧了。要赶在雨季到来之颗粒归仓啊!”
“表哥,大陆的农村都这个样子的吗?”廖清溪站在杨晨身边,手里抚摸着一根稻穗。
“当然不是,我们是穷乡僻壤嘛,人家那些大平原,全是机械化耕作,一眼望不到头的金黄!那像我们这里,田是一级一级的,根本不利于机器耕作。几千年的小农经济,现在还表现的淋漓尽致啊!”
杨晨知道跟小溪讲这么,她也是不懂!
但他确实感慨农村老家的贫穷跟落后,在十年后,村子里除了多了几栋楼房外,人们依然没有感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世界第二代经济体的殊荣看起来依然跟杨晨老家人无关。
贫穷的依然贫穷,落后的依然落后。
不管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
“小晨,这谁家孩子啊?你女朋友?”院子里的邻居李大爷挑着一担谷子从杨晨身边经过,放下担子歇息一会儿。
李大爷今年70了,依然坚守在劳动第一线上,每天在自己的一亩三分薄地上,辛勤个不停!
要换了城市里的大爷,早下象棋,扭秧歌去了吧!
让他们来挑一百斤以上的担子,他们行么?
“李伯,她是我表妹,大城市回来玩的!没见过这些家乡的景色!你们今天的谷子看来还金黄饱满,肯定能有一千多斤吧!”杨晨说的亩产量。
“怕是没有,900斤就算不错了。”老人咳了一下,吐了一口痰在脚边的乱草堆里。
“今年看起来田里的谷子都还长得不错!”杨晨老远就看到自己家的那块田里的稻子密密麻麻的闪着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