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和三婆忙让她歇会儿,顺手摘了几个桔子让她吃。
坐着歇了会儿,小兔又背了三次才背完。
三公非常感激小兔,因他身体虽还好,三婆却是病弱得什么也做不了,今年只种了很少的红苕来养猪。
他是退伍军人,儿女又都在城里有工作,并不缺卖猪的钱,是孩子们都喜欢吃玉米、红苕这些杂粮养出的黑猪,可比饲料猪香多了。
他要给小兔钱,小兔坚决不肯收,争执间,小兔瞥到院里几棵桔子树还没收果,这过了春分后天气热起来得全烂掉,就问为什么不摘下来窖藏。
“这桔子品种不算好,又没人管理,水果贩子不收这样的,我们两个老了怕酸牙,孩子们又没时间回来,爬树还怕摔着,留树上呗。”三公说着,又瞄一眼小兔,“我咋忘了幺妹儿喜欢吃水果,等会儿,我拿竹竿打下来送给你。”
小兔忙拦着他,说竹竿打果伤树,又说想买这些桔子,三公立刻答应全卖。
上树摘了装好后,三公却说不收小兔的钱,还说是小兔帮了忙,免得他天天打扫掉下的烂桔子。
“三公,我只揣了二十块钱,别嫌少。你要真不收,以后见着你,我都不好意思打招呼了。”小兔把钱压到桌上的茶杯底下。
那些桔子装满了三个编织袋,算半买半送,小兔找了个火三轮拉上货,把自行车捆车顶上,颠簸一路进了城。
用了十五块钱三轮车费,二十块钱成本,兔爸气乎乎说她乱糟蹋钱,那些桔子绝对卖不出去。
小兔尝过桔子,甘甜多汁,但因为是地方土种又管理不善,才又小又有癞疤,看着不咋样,味道真不错。
她用带回的桔子叶装饰菜筐边缘,选了最小最丑的一批桔子摆放好,配上碧绿的三十把油菜苔,往菜市场骑去。
今天忙得没吃午饭,又是坐火三轮回城的,这会儿才下午三点左右。有些买便宜菜的大妈会在这时去买“收摊菜”,品相不好的桔子价格低点也许能卖出去。
销售情况比小兔预想的还好,一个大妈尝了桔子后说,那味道才是童年吃出的感觉,不像现在果园里用药催出来的桔子,看着果大皮滑,一点果香味也没有。
有顾客当活广告,不用吆喝也能生意红火了。
卖完后,小兔又运了一筐去,最后卖了四筐,卖了约有一百七十斤桔子,五角一斤,除了添秤多出去的,得了八十六块,加上三十块油菜苔钱,共一百一十六块。
小兔暗暗高兴,还有个菜贩子说她秤给得太足,分斤蚀两,会亏本的,可事实上虽蚀了几斤,还是大赚。
还有挑出的约三十斤个大儿桔子,小兔准备吃了晚饭后,去夜市卖。
到了夜市上,找个偏僻角落摆上菜筐,这挑出的桔子卖一元一斤了,逛夜市的人还是抢着来买。因为货太少,好些人没买到,小兔许诺明晚来卖。
三十五块钱成本,卖了一百四十六块,这算暴利了吧?小兔暂时忘了烦心事,臆想着暴利赚钱变暴发户。
为防万一的万一,小兔觉得光吃饼干也不行,鸡蛋有营养不耐贮存,于是买了十块钱皮蛋备着藏在柑桔叶子下。
想着赚了钱也不能空手回家,买了五块钱冻粑当早餐下稀饭的点心,又用三块钱给兔爸买了一盒儿烟。
冻粑又叫泡粑、发粑,是一种用米泡发后做成的食物,比发糕有嚼劲,又比米粉糕松软,通常蒸热吃,用来烤着吃也行。
2月19号早上,小兔一家和老虾正在就着稀饭、泡菜啃冻粑,蟹哥带着三个人进后院。
“兔叔,我带人来拉货了。”蟹哥打着招呼,瞟向餐桌,“哟,吃这么简单?今儿晚上我送完货回来请客,去桥头吃片片鱼。”
小兔狐疑看向他,那些废机器不是他送来卖的吗?又要拉走?这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