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骆靖已经学会了篇的很多招式。前面六页的内容都已经基本掌握了,这里面包括了抓招、拳招和掌招。
还有一些是步法,这些步法非常精妙,往往从意向不到的方位闪电般迈出,配合着那招数实属奥妙之极。
巩固了前面的招式以后,骆靖开始往后翻。第七页是一个掌招图形,面的的人手势很怪异。
骆靖只见书那人,一只手掌心向前平推,一只手手掌轻贴于胸前。这也太怪了!他觉得有点这姿势很想交警在指挥交通一样。
他苦笑了一下,依葫芦画瓢,按照图形的架势摆好造型。没想到,他在摆出这个pose后,一运行内息,居然感觉到一股强大的气劲汹涌而至。他不禁一阵激动,原来这些招式都要配合气息才能发挥威力。
他慢慢引导着这些内劲,在体内流动,运转。有了内息的配合,他渐渐地将招式对照契合。
气沉丹田,两脚开立,两臂于身侧慢慢向举起,掌心相对,同时匀慢吸气。
当两臂举平耳时,足跟提起,脚尖着地。两臂继续举在头顶方交叉,并开始低头下腰,两手于身前缓缓下降、匀慢呼气,同时足跟着地,两手下降至膝用力下按至地面。
在这个过程,他按照图形的标注,让气劲由劳宫穴吸入,沿两臂内侧至华盖穴,下至膻穴,后归于丹田。
这仅仅是第一式!单单第一式已经够复杂了。可是这套掌法,居然有六式。
相对而言,第一式起手式,算是相对要容易一点。
可是,要将出掌力度、手法、步法与气劲协调一致,骆靖还是耗费了不少精力。
本书来自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