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定了,累惨的各自洗漱去休息。夜里欢歌做了一场前世的梦,哭得稀里哗啦的,但醒来又全都不记得了。
天没亮透,三人挑着担子背背篓,一路走走停停进了镇子。到地方的时候,那家人起了,把东西搬出来需要清洗的先洗了一遍,码灶放锅。烧水,煮了一陶缸绿豆茶。蒸好肉丸子,热了靓汤,欢歌开始扯着嗓子吆喝。
“靓汤丸子好吃不贵,2文一个!”
靓汤倒入木桶里的香味去了好远,随着欢歌的叫唤,来了不少从码头过来的人。
“这么大点儿2文钱是不是贵了?”带头的络腮胡汉子脖子上挂着一根汗巾。
“不贵,里头掺了肉,汤也是好汤。不信,您买两个试试看?”大丫殷切的望着他们。
“你先给我来两个尝尝。”
其中一人发了话,他们在这码头上做活儿,工钱并不高,许多人都是在自家吃了过来的,还有些是做跑船生意的,手头活泛每天事忙,才会在外头吃。只要味道好,这些人也是舍得的。
大丫笑着夹了两个到碗里,勺了一勺靓汤进去,撒上葱花姜丝,放到桌子上。
男人闻了闻,抽出竹筒里的筷子,夹了一颗嚼一口,眼睛一闪又去吃第二口,可一个丸子本就没多大,三口下去就吃完了。
“有肉吗?”边上的人看得眼急,男子不慌不忙的点点头,冲里头又喊:“再给我加两个。”掏出铜板放到桌子上。
几个站着看的男子,你三个他四个的开始点上了,大丫和欢歌忙得手脚不停。两张桌子最后还少了,还有人站着等座位。
两盆丸子不到半个时辰就卖光了,翁三妹的油花烫卷儿也卖了不少。这会儿太阳猛了,来吃东西的人少了,摆摊的位置也被太阳照到了。
“大姐,我去后面布庄一下,您看着些。”欢歌抓了一把钱。
布庄里头没什么人,一进去就一个男人站在柜台边拿着鸡毛掸子到处扫灰。
“老板,我要一匹粗布,多少钱?”
“220文。”
“这么贵!”欢歌嘴里说着,还是从口袋里掏出串好的铜钱来。一匹布四十尺,这个价也是应当的。
从布庄拿到布,欢歌又跑了一趟成衣店,借裁缝的剪子针线,取一部分将布对折剪开再拼接缝起来。河堤上有放排的,都是一些木材竹子之类的,欢歌给买了几根长短差不多的竹子,绑到布的四角,拿回去插到摊子的四个方向。
“又在乱花钱了。”翁三妹都不想说她了,今日挣的钱还赶不上她花的。
“每日要使,不差这点儿。”
她还有一缸的凉茶没卖,不做个遮凉简易棚子,谁来这里歇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