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腊月二十了,石磊不知不觉中转到了年轻时工作的物资店的附近,真是感慨万千,十多年了,虽然老店早已拆迁,但这边有些地方还能看得出当初的影子。比如当年老在这儿买菜的中山菜场还在,依然是那么繁闹。走到菜场头上的大路边时,石磊突然看见一个牌子上写着店面出租。他马上停好电瓶车去看个究竟,这房子大概十个平方的样子,以前应该是个打字复印店,看来来往往的人流量不少,如果在这儿做应该可以,因为附近还没人做。找到房东问了一下,房租竟然要两万五一年,但好在没有转让费,如果再带些别的东西做做应该可以。石磊还算了解这一片,靠着几个机电城还有菜场和路过的学生,消费水平也不错。但他没有立即租下房子,下午又带崔婉来看看,她也不出什么,这种相对来的大事情还要靠石磊拿主意。石磊觉得还是谨慎些为好,让公司的老板来看看,如果他都不行,那也就没有必要做了。于是又和手抓饼公司的老板通了电话,约好了明上午去看看。
这一夜石磊睡的不是很踏实,之前开便利店只不过花了一万多块钱,此店如果开起来起码要四五万,而且还有借的钱,究竟能不能做出来?还有等到明店面会不会被别人租去了,自己做事情是不是太犹豫了?第二日八点多石磊和婉就去了那里等着,通了两三次电话后,快十一点那手抓饼公司的的老板才到,找不到地方,石磊又去标志性的建筑物那里接他。
此人姓李,开着一辆依维柯汽车来龙城送货,个子不高很敦实,四十几岁的样子,笑起来满脸的褶子,夹着个公文包动作很快,眼睛快、语言快、步幅快,简直就像机器人一样,他在与时间赛跑,因为在他眼里才真正时间就是金钱,后来听他本是公务员下海做这个,几年时间已经身价过千万!跟李总走在一起,仿佛就是上战场的节奏。到了店面那里看了一下,李总又询问了一下租金,然后给出了一个否定的答案。他这儿虽然人流量不,但都是过路的人,并不是逛街的人流,而且房租也不便宜,到时候做起来有压力,让石磊到其他地方再找找,以后再联系,他还有很多事情就先走了。
匆匆的几分钟时间就否定了石磊费很大力气才找到的店面,自然让他比较失落,更气愤还要数房东,眼看要到手的钱结果黄了,自是要骂李总不懂什么,让他们再看看,这市口真的不错。石磊和婉当然不会一意孤行,人家总代理都不行了,那就算了。虽然有些失望,但也不能去瞎冒险,而且觉得李总这人不错,不是那种唯利是图的人,因为他只要行,那么六千块钱加盟费就会一分不少的给他,以后行与不行哪都是后话了。这样一来更坚定了石磊的信念,认为这不是什么不靠谱的事情,人家是挺负责的商家。没有店面继续找喽,再难也会有找到的时候!
不愿轻易放弃的石磊继续寻找店面,正如李总所言,年前年后转让或出租店面的地方比较多,所以他要抓住这个机会。两后,石磊骑着电瓶车转到了城东,这是一个老社区,房子大都是八十年代所建,所以显得比较破旧,但人流量的确很大。这一片最热闹的地方当数东门菜场附近,学校、企业、银行、溜冰场、社区医院等等,俨然是一个城镇一般。由于都是些没有改造的老房子,所以路也都比较的狭窄,骑电瓶车根本没有办法顺利的通行,石磊不得不找了地方锁好车子,步行去看看。
在东门菜场的西边有一条街,名叫“光彩一条街”,是九七年那会儿为了解决下岗失业人员所建,当初这样的街每个社区都有,只是大部分都已拆除,这里从未改造过,所以才会保留下来。街长不过七八百米,宽不过五六米,自然形成步行街,因为车子根本无法通行,甚是拥挤热闹。有水果店、饰品店、照相馆、床上用品店、鞋店、炒货店等等,主要的还是服装店居多,大概占了有一半,因为菜场的楼市本是一个服装城,后来没有繁盛起来,但还是有一定的市场需求。石磊跟在摩肩接踵的人群后面,好不容易转了一圈,也许是因早高峰时段的原因。让石磊高兴的不仅是这里人很多,而且附近没有卖手抓饼的店,更重要的是还有两家挂着店面转让的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