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大明船政局的建筑也同京城里的几个自然科学研究机构一样不再是木结构建筑,而是用的最新的混凝土墙体构造的建筑。
这类建筑在现在这个时代,造价并不菲,所以也还没有完全普及,因而也没有对传统的国木结构建筑产生挑战,当然传统木结构建筑的艺术性和美感,混凝土建筑现在也没办法代替。
而且这个时候的大明船政局同军械局附属的钢铁冶炼基地一样也饱受着当地军民的诟病,因为望着天空的黑烟滚滚知道这是一个重污染企业。
这里的县令甚至把状子告到了朱厚照这里,弹劾大明船政局的负责人方泽生污染圣脉,荼毒沃野良田,加重百姓疾患!
朱厚照没有怪罪这个县令,甚至还当着内阁的面夸奖了这个县令,是第一个认识到环境污染问题的大明官员,其远见性似乎领先了当今世人好几百年。
而且,朱厚照还直接提拔了这县令做北直隶巡按御史,并全权负责大明船政局包括京城各大重工业基地附近的居民搬迁问题。
没办法,解决发展过程所带来的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即便是放在二十一世纪也是一个难题,更别说当今的大明,在有限的资金成本和技术力量以及国民意识等综合因素影响下,为了不让当地的百姓因为这些重工业污染而付出生命的代价,朱厚照只能让他们搬离故土,这是现在唯一行之有效的办法,也是必须付出实施的办法,因为若是继续等下去,可能后果会更为严重。
黑漆漆的烟囱下是一排接着排的厂房与船坞,而船坞附近的海河却是已经是黑不溜秋的似乎谁往里面倒了墨水一般。
但也正是这样污秽不堪的黑色海河里,却能听到数百年后才能的汽笛声,甚至能看见初具雏形的一艘蒸汽轮船正朝海河的出海口行去。
这是大明的第二艘准备下水服役的蒸汽动力船,其体积和吃水量乃至于速度都要“先锋一号”更厉害,当然也还是没有突破真正实现全部铁甲化的桎梏。
兵部左侍郎许进此时站在这艘蒸汽动力船的甲板,他还是第一次接触这种不用靠人力划桨的船只,心自然也是感慨颇深。
兵部左侍郎许进,对于自然科学涉猎基本也是军械局里的那些东西,因而现在的他跟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不停的摸摸这儿看看哪儿,甚至还向一旁的方泽生请教起来:“泽生啊,这船到底是靠什么行进的,为何他能自己跑了,而且速度还很快,我看有人在这里面烧煤,难不成烧煤的火焰能让这船动不成。”
方泽生不由得嗤笑一声,不过随后又立即正色了起来,他虽然有杨廷和这样的后台,但是也不敢过分取笑这个对自然科学一无所知的兵部堂官,毕竟他方泽生的根基还不牢固,出了什么问题,杨廷和杨学士也不会为了他而向陛下求情,陛下呢,自然也不会为了他而选择晾着这个掌管禁卫军的许进许侍郎。
……
本书来自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