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最新地址:www.88dushu.net
88读书网 > 十三皇旗 > 第三百一十六章 离别夏夜,引军北上临水城

第三百一十六章 离别夏夜,引军北上临水城

将铠男子一手执酒壶,一手握玉杯立在碑前,用袖口轻轻擦拭沾在碑的灰尘,然后斟满酒杯,敬在碑前。

阳光洒在将铠男子脸,半边灿金,半边玉白。

男子身旁,黑白双发的年人,魁梧男人十指轻叩落在腰前,除此之外还有个皮肤黝黑的男人站在将铠男子身后,右手端着一杯酒。

将铠男子对着两座墓碑恭谨鞠三躬,直起腰杆后轻声叹息,退后两步,说道:“给大将军敬杯酒吧,再回来已经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他其实想说“能不能回来还是未知数”,不过没有说出口而已。

皮肤黝黑的男人走近碑前,跪在刻有“孙云浪”三字的石碑下,面无表情。

男人将酒杯举过头顶,磕下三个响头,手腕翻转,洒酒于碑前,然后起身,退至旁边,从始至终没有说过一句话。

黑白双发的年人和魁梧男人接连对墓碑施礼。

西夜国之支柱,享得如此礼节。

将铠男子开口道:“我们在这里分开吧,先生你带大军继续向北,我和蛮子还有玉弓去临水。”

黑白双发的年人点点头,嘱咐句“小心”,便往脉下走去。

将铠男子深深望了眼长龙般的队伍,转身朝另一个方向走下伏龙脉,丘陵脚下,五百飞骑驻马而立,有男有女,清一色白底镶红长袍马褂,披铜环锁子甲,戴护心镜,头系红白相间护额,护额正以精铁压成寸方铁片固于额,铁片正用朱笔勾勒出一道火纹。

这是皇甫方士在此次收编,特意从四旗军挑选出的精兵良将组成的部队,名号“追火”,有追忆火营之意,属于慕北陵的直属部队,担任护卫职责,统领正是孙玉弓。

此次收编还单独成立另一只部队,名号“七杀旗”,不过眼下只有副旗主,由原火营巾帼纵队五队小队长秦贞担任,辖下同样只有五百人。

慕北陵翻身马,扬鞭催马。

身后马蹄声四起。

五百飞骑沐浴阳光飞马西去。

一骑绝尘。

临水,西夜最大的织造纺织城池,城力仅次于一朝之都的朝城,以及沃野千里的襄砚。

临水坊间有首民谣,歌曰:夏日婵儿悠悠鸣,白丝青帛水引,黄金粟,千帆起,老人孩子笑眯眯。”

唱的是临水的蚕丝和粟米,穿城而过的澜江给临水带来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以往临水城道台一职都是朝户部左侍郎担任,由此可见朝廷对临水的重视。

一日后的临水东门,五百飞骑策马而至,守城门的是个老鼠眼年士兵,听是壁赤过来的,不敢过多盘问便放行。头早有命令,近日会有壁赤将军过来临水,如他这等身份自然不可能清楚个缘由,尤其在见到身披九兽呑炎铠的黑眸男子时,隐隐已经猜到男子身份,更加不敢阻拦。

老鼠眼士兵吩咐一手下在前带路,领着五百铁骑往城内走去。

沿路,一套碧水清江绵延向西,说是江,其实也是宽有十丈的河而已,河流两边以青石筑堤,高越七丈,临近水面的堤坝长满青苔,水清而缓。

听那引路士兵说,澜江从西门外流进临水城,然后分为三支横穿城池,所以水流变得相对较缓,而是水势也大大减小,老百姓把这三条直流命名做“澜江”,“澜江”,以及“下澜江”,三条直流一直到东门外十五里出重新汇合。现在他们脚下的这条河,正是“澜江”。

河道两旁多是民宿,临水空气潮湿,所以老百姓建房子时,底下一层多用石头为基础,往才是相对耐湿的深山老木。听那士兵说,石头大多都是老百姓从城外澜江边运来的,至于老木头,基本都是从尚城或者壁赤运过来。

临水城周围没有大山,这些东西倒是尤为缺乏。

河面不算狭窄,不时有乌篷船经过,乘船之人或执伞游河,或将船停在河面间,青石廊桥下,弹琴和歌。

道路颇有些湿滑,看去像是蒙了层水雾,想想也了然,临水湿润,每每夜晚过后有大量水汽沉于路面,倒是这层水雾将整个道路盖得明镜一般,几乎能倒影出人影。来往行人络绎不绝,看似热闹之极。

沿路行进约莫两炷香时,来到名为“道台衙门”的地方。

衙门前有八丈宽的青石空地,十八步石阶通向镶嵌铜钉狮环的漆红大门,竟是只朝城的石阶少一步。门宽三丈,高两丈三,四名衙役左右站立,手执双花红棍。

慕北陵翻身下马,将缰绳递给前的姑苏坤,步台阶,说道:“有劳禀报一声,壁赤慕北陵求见武王。”

本书来自

本书来自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88dushu.net』
相邻小说: 彪悍农家炮灰媳 鬼生意之无常快递 穹宇遗踪 星之纹 布衣江山 婚然醒悟 这个娇妻不太萌 不良妖妃 星宇天尊 帝国风情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