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只觉得林彦弘最近对它特别好,特别温柔。
在它的印象中,父王高大严肃,不苟言笑,而且常年不在家中,眼中常常有它看不懂的诸多复杂情绪。
母妃虽怜爱它,但面对它的狼形总是满脸忧愁,她有时候会面带怀念地低低吟唱一些曲调,后来它才知道,这是雍国草原上的歌——母妃并不喜欢梁国,但它却生而就是梁国的皇族。
除此之外,它身边没有亲近的“人”。
直到来了华音寺,多了一个光头的老和尚,虽然不会抱它,但会给它盖小毯子,给它讲听不懂的经文,给他编蒲团。
后来,它终于遇到了一个人,会带着如阳光一般的笑容,抱着它,摸摸它的背,用极好听的声音给它讲故事,手把手教它写字……
它的每一天都过得特别开心,特别快乐!
过去林彦弘还只在读书之余才会教他写字,但现在他自己的书都收起来,只要小狼崽化为人形,林彦弘必会陪着他练字念书。
除此之外的时间不是带着它听悟觉大师讲经,就是跟它一起在院子里玩。
林彦弘现在编蒲团已经十分“熟练”,他后来编的蒲团不用来坐,完全是给小家伙玩耍的,所以也不讲究美不美观、实不实用,总之能让小家伙用小爪子抓来抓去就可以了。
小狼崽非常喜欢这些林彦弘特别给它编的蒲团,使出吃奶的劲儿全部给拖到房间里,藏在角落中用布给盖上,时不时拱进去躺一趟,摸一摸,舍不得动爪。
然后它再继续拿悟觉大师要坐的那种蒲团“练爪”,充分表现了皇族聪慧过人却惯会鱼肉百姓(雾)的一面。
出发的前一天晚上,林彦弘搂着小家伙,借着月光跟它讲“睡前故事”。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林彦弘见小家伙一脸茫然地昂起小脑袋看着自己,用手指轻轻点点它的小鼻子。
小家伙似乎很喜欢这个亲昵的动作,眯着眼睛,小脑袋伸得更前了,拿小鼻子嗅了嗅林彦弘的手指,然后伸出小爪爪抱住了他的手。
林彦弘顺势抱住了它,笑道:“这个故事是说,有些人会依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他人,这肯定是不好的事情。但若咱们有个靠山极其厉害,就算你自己不借势,旁人亦是会怕你几分,只要咱们不拿此势害人、压迫于人,而是让坏人因此心生忌惮,害怕我们,偶尔狐假虎威,这也不算什么坏事。”
林彦弘自己身在不平之处,相比于他来说,小家伙更是生在复杂的皇族,若是一味教其向善和自律,恐怕只能养出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君子。
但君子,有时候并不适合在这等阴谋重重的环境中生存。
悟觉大师的经文教其向善,教其修身修心,那他就告诉小家伙一些实际的道理,一些在以后的日子里可以保全自己的道理。
这些原本是小狼崽的父母要教给它的,此时让林彦弘这个“兄长”来告诉他,也不算晚。
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
它的两个小爪子卡在了蒲团的缝隙里,怎么蹬都蹬不掉,着急得哼哼唧唧。
于是刚刚“残忍”对待蒲团的“凶手”,如今却被“受害者”困住,所谓成也蒲团,败也蒲团,呜呼哀哉!
林彦弘看得心里直乐,抱着手臂站在旁边,饶有兴致地观赏这一出“小狼崽脱逃记”。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小家伙还是没能挣脱开来。
它似乎越来越害怕,甚至开始发出凄厉地叫声,一边叫还一边看林彦弘,眼里充满凶狠戒备,但也带着不可忽视的恐惧和仓惶。
看到小狼崽子这样,林彦弘的表情变了,嘴角的笑意也渐渐褪去。
他走了过去,蹲下身来,在小狼崽子挣扎着要张口咬他的时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手捉住了它后颈的一块,另一手握住了它的小嘴巴,不让它张口。
被捉住后颈,小家伙就跟被点了穴一样 它拱起背脊, 收起尾巴夹到两只小肥腿中间,象征性地挣扎了一下,老实了。
林彦弘曾经见过厨房养的橘猫叼着自己的宝宝路过东苑的花园。
那个小家伙当时老实得跟个小毛球一样,让他以为这是幼崽在母亲面前就会变老实,结果后来发现,小丫头用手抓着它后颈,也能达到一样的效果。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萌萌竹攸的地雷投喂~!(*╯3╰)